養老機構設計隨著老年人生理機能的變化和外界社會環境的變化,老年人的心理特征也會產生變化,如適應能力減弱,心理安全感降低,易自卑,產生失落感、孤獨感等。針對老年人的心理變化的特點,養老機構公共空間設計中應著重考慮提高老年人的安全感,增強老年人的歸屬感,同時幫助老年人擺脫孤獨感和失落感。
養老機構設計-交通空間設計策略
1、空間形式要簡潔
交通空間是各種狀態的老年人共同使用的空間,門廳是養老機構交通組織的核心空間,水平交通空間走廊和垂直交通空間樓電梯聯系著養老機構的各個部分。
交通空間的主要功能是為老年人提供方便、快捷、安全的途徑到達養老機構的其他使用空間。
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機能出現明顯的下降,導致其行動不便,注意力難以集中感知周圍的事物。因此養老機構的交通空間應以簡潔的空間形式,突出其聯系交通的主要作用,而不應過于復雜,增加老年人的識別困難。
2、標識系統要清晰明確
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的記憶力會逐漸衰退,對于空間的認知和分辨能力降低,在交通空間中,應為老年人提供清晰的空間導向設計,如利用易于識別的標識,以文字、圖形、符號的形式構成視覺圖像系統明確指示老年人所需要的信息,如方向、位置、內容等。
還可通過鮮明的標志物以及這些標志物之間的關聯形式,為老年人提供清晰的流線和指向,以免老年人在交通空間中失去方向感,造成心理上的緊張和壓力。
3、具備適宜的休憩、交流空間
老年人身體機能下降,在交通空間設計中應結合布置一定的休憩空間,如候梯廳內、樓梯附近,方便老人體力不支時能夠隨時休息。
公共走廊也可局部加寬,設置多樣化的休息、交流空間,既能夠提升老年人對空間的辨識度,同時又為老年人提供了可以隨時休息、交流的場所。